2025年5月27日 華盛頓/布魯塞爾電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周日宣布,同意將原定于6月1日對歐盟加征50%關稅的計劃推遲至7月9日,為全球最大雙邊貿易關系的談判爭取關鍵窗口期。這一政策變動對有色金屬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市場情緒與供需格局均出現(xiàn)微妙變化。
關稅博弈:從“懸崖邊緣”到“談判延長”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Truth Social發(fā)文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致電請求延期,以便雙方“迅速推進談判”。馮德萊恩隨后回應,美歐擁有“全球最重要的貿易關系”,歐盟已準備好“以建設性態(tài)度參與談判”。此次延期被視為美歐貿易戰(zhàn)的階段性緩和,但雙方核心分歧仍未解決:
1、美方訴求:要求歐盟在數(shù)字稅、食品標準、能源采購等領域作出單方面讓步,以削減美國對歐盟的貿易逆差;
2、歐方立場:堅持談判需基于“相互尊重”,反對美國提出的“取消增值稅、削弱數(shù)字監(jiān)管”等要求。
分析人士指出,若7月9日前未能達成協(xié)議,50%關稅可能落地,屆時美歐貿易額或驟降20%,全球供應鏈將遭受嚴重沖擊。
有色金屬市場:短期避險情緒回落,長期不確定性猶存
關稅威脅的暫時緩和對有色金屬市場產生雙重影響:
市場情緒修復:上周五(5月23日)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計劃后,現(xiàn)貨黃金單日暴漲1.9%至3357.69美元/盎司,反映出市場避險需求激增。關稅延期消息公布后,黃金價格回落,顯示市場對極端貿易風險的擔憂有所緩解。
供需格局調整:
歐盟出口依賴型金屬:歐盟是全球鋁、銅、鎳等金屬的重要出口地。若關稅落地,歐盟對美金屬出口成本將飆升50%,可能導致歐洲冶煉廠減產,進而影響全球供應。延期為歐盟金屬企業(yè)爭取了調整供應鏈的時間。
美國進口依賴:美國約35%的銅精礦、20%的鋁材進口自歐盟。關稅威脅曾引發(fā)美國下游企業(yè)恐慌性備貨,推動LME銅庫存下降37%。延期后,庫存壓力或階段性緩解。
行業(yè)影響分化:汽車、電子產業(yè)鏈首當其沖
若關稅最終落地,有色金屬下游行業(yè)將面臨成本傳導壓力:
汽車行業(yè):歐盟對美汽車出口占其總產量的15%,其中德國車企對美依賴度高達25%。高關稅將推高歐洲汽車在美國市場的售價,抑制需求,進而減少對鋁、鋼等金屬的消耗。
電子電器行業(yè):歐盟高端家電、電子產品對美出口占比約18%。關稅將導致歐洲品牌在美國市場競爭力下降,可能引發(fā)訂單轉移至亞洲供應商,改變全球電子產業(yè)鏈金屬需求格局。
未來展望:談判進展與市場波動風險
盡管關稅延期為市場爭取了“六周緩沖期”,但美歐談判仍充滿不確定性:
歐盟反制準備:歐盟已啟動對價值近千億歐元美國商品的關稅反制清單公眾咨詢,若談判破裂,可能對美國農產品、能源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
企業(yè)應對策略:跨國企業(yè)正加速調整供應鏈,例如德國汽車制造商考慮增加在墨西哥的投資,以規(guī)避美歐關稅壁壘。
分析師警告,有色金屬市場需警惕兩大風險:
談判破裂后的關稅落地:若7月9日前無突破,50%關稅將直接推高歐盟金屬對美出口成本,可能導致LME銅、鋁價格波動率上升;
全球貿易格局重構:長期關稅威脅將促使企業(yè)重新布局供應鏈,可能降低對歐洲金屬的依賴,轉向非洲、南美等地區(qū)采購。
總結,特朗普的關稅延期決策為有色金屬市場贏得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美歐貿易戰(zhàn)的陰影仍未消散。未來六周的談判進展將成為左右市場情緒的關鍵變量,而全球金屬產業(yè)鏈的韌性,也將在這一輪博弈中接受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