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風拂過羊卓雍措,湛藍的湖面碎光如鉆。作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這顆西藏高原上的“藍寶石”,圣潔又神秘。她長久靜臥于群山之間,只對少數(shù)幸運兒展露美麗的湛藍。
2024年6月,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市浪卡子縣道布龍居委會至阿扎鄉(xiāng)阿扎村公路工程施工2標段項目啟動,江西中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筑路大軍,在一年多時間里與自然、時間、自我較量,織就一條長達60.9千米的“云端哈達”,讓羊卓雍措的美麗變得觸手可及。
公路工程施工現(xiàn)場
“生命禁區(qū)”的艱苦鏖戰(zhàn)
“走平路像爬山,爬山像登天”。來自施工一線的描述,道盡了高原建設的艱辛。
平均海拔4500米的山南市,高寒缺氧、紫外線強、地質情況復雜、天氣瞬息萬變。項目部整齊碼放的氧氣瓶和藥品,無聲訴說著建設者與自然的頑強抗爭。
嚴酷氣候給工程建設帶來更大考驗。巨大溫差讓筑路材料經(jīng)歷“冰火淬煉”,瀝青混合料在低溫下“罷工”,路基填料在凍融循環(huán)中“傷痕累累”,水穩(wěn)層表面爬滿“皺紋”般的龜裂。這些問題,不知讓江西中煤的建設者們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最令人揪心的是物資運輸?shù)?ldquo;生死線”。項目地處高山峽谷,地形險峻。施工便道蜿蜒曲折、狹窄陡峭,每車砂石料的運輸都是一場挑戰(zhàn)。“我們既盼著材料早點到,又擔心路上出意外。”項目負責人的矛盾心情,最終化作更嚴格的安全檢查和更周密的運輸方案。最終,400多個日夜的堅守,3000多趟來往運輸?shù)牧悴铄e,穩(wěn)穩(wěn)寫下了項目建設“零事故、零傷亡”的成績單。
精雕細琢的品質通途
自然設下的重重關卡,磨礪了江西中煤建設者更堅韌的匠心。
江西中煤西藏分公司負責人徐志平帶領團隊長期駐扎一線,創(chuàng)新工藝、精益求精,確保這條“天路”不僅通得了,更能行得穩(wěn)、用得久。
項目團隊經(jīng)過反復試驗,采用C40水泥配特制抗凍劑的方案,成功攻克水穩(wěn)層抗凍抗裂難題。在零下20攝氏度的嚴苛環(huán)境下,7天抗壓強度穩(wěn)定突破3.5MPa。
團隊充分利用當?shù)刎S富的花崗巖資源,通過科學配比,使路面抗車轍能力較常規(guī)路面提升20%以上。
施工中,團隊嚴格執(zhí)行18厘米薄層攤鋪工藝,采用“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碾壓標準,確保每段路面經(jīng)受8遍以上壓實,實現(xiàn)全過程精準管控。
守護圣潔的生態(tài)承諾
項目部成員深知,每一鏟土方,每一寸推進,都需對這片水土懷有最深的敬畏。
巡湖是徐志平的每日必修課,他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可能擾動脆弱生態(tài)的細節(jié)。“路要修好,湖更要護好。咱們給老鄉(xiāng)帶來的是路,不是傷疤。”話語樸素,卻擲地有聲。
在選線、設計上,項目部放棄“直線捷徑”,力求路線順著山勢和水勢自然蜿蜒,讓公路成為圣湖風景的一部分。
在施工管控中,項目部堅守“表土是金”鐵律。嚴守施工紅線,近湖區(qū)域主動退讓,最大程度留存原始岸線。取料場選定遠離湖岸的荒僻谷地,開挖前先將表層草皮小心剝離、編號養(yǎng)護,待工程回填后再精心復位。
項目部對水源保護堅持“零容忍”。項目營地遠離湖岸,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處理,達到“零排放”。工區(qū)用廢舊材料制作圍欄,嚴防任何一滴油污、一點廢料滑落在湖岸上。
運輸車輛覆蓋嚴實,灑水車在便道上來回穿梭,盡可能減少揚塵污染。全體施工人員自發(fā)擔任高原“生態(tài)哨兵”,行車途中若遇巖羊、藏原羚等動物,必停車耐心等它們悠然通過。
這份刻入骨髓的尊重,贏得了沿線鄉(xiāng)政府、老百姓的認可。今年年初,項目部收獲了一面印有“情系群眾辦實事 修路造福暖人心”的錦旗。
高原發(fā)展的幸福紐帶
“瞧見沒?那些村子,祖祖輩輩出趟門都要翻山越嶺。”阿扎鄉(xiāng)人民政府鄉(xiāng)長阿旺洛桑,每次路過工地都駐足良久,“等路修通,孩子們的上學路就更近了。”
這條蜿蜒于圣湖臂彎的內環(huán)公路,猶如一條即將蘇醒的“經(jīng)濟動脈”,串聯(lián)起沿線14個雪山褶皺中的少數(shù)民族村落,將成為打破閉塞、輸送希望的“生命線”,藏民的特產能快捷出山,慕名而來的游客將循著坦途深入領略圣湖之美與藏地風情,沉寂的山村將迎來振興的澎湃活力。
如今,放眼這條嶄新的公路,一側是羊卓雍措的湛藍如洗,一側是群山的巍峨壯麗;一頭連著壯美的自然,一頭連著火熱的生活;一端銘刻著攻堅的艱辛,一端通向光明的未來。這條路,正助力西藏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向著更加燦爛的明天穩(wěn)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