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日本,中國東面的諸多矛盾,都有一個最大的戲外主角美國。對于中國而言,東面有四個矛盾點,臺海、朝鮮半島、南海以及東海。臺海與半島一直被稱為“火藥庫”。近來,南海及東海后來居上,似乎已成“四庫”(火藥庫)之勢。當然背后都是中美的博弈。
有關(guān)這“四庫”可以概括為三句話:第一是“中美大局”。即四者具有明顯的共性,都是中美博弈的分支,并隨著中美綜合實力變化及利益目標調(diào)整而演變,這是其共同的本質(zhì)聯(lián)系及戰(zhàn)略大局,必須有“一盤棋”的宏觀視野。
第二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即其中涉及的兩岸關(guān)系、中朝、中韓關(guān)系、中菲、中越關(guān)系、中日關(guān)系,都各具特色,存在著許多雖有交錯但又互不相同的特殊性,必須就每一對雙邊關(guān)系分立個案,細膩務(wù)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三是“以我為主”。在這樣錯綜復雜的博弈中,“誰來主導,走向何方”是至關(guān)重要的。美國企圖主導,臺日朝韓等也都有自己的算盤。但從地緣關(guān)系、利益格局及綜合實力來看,只有中國能勝任這個主導方的角色。而且中國是博弈的主要當事人,責無旁貸。
“四庫”在戰(zhàn)略上如何“排序”?如果是過去,人們大都會將臺海排第一位。臺海屬中國“核心利益”,可能是今后中美翻臉的最大“隱患”。第二當屬朝鮮半島,這是中國“準核心利益”,加上“涉核”,一旦有事,不可不防。第三是南海,涉及海洋利益大,又與地區(qū)整合有關(guān)。第四才輪到東海,因為釣魚島本已“擱置”幾十年相安無事,東海油氣田開發(fā)等雖有爭吵,但整體看屬于“可控”狀態(tài)。
但今天,上述格局與序列發(fā)生了明顯變化。釣魚島彈丸之地已一躍成為最大、最危險的火藥庫。這種變局首先與日本的分量有關(guān)。從綜合實力來說,日本是一個旗鼓相當?shù)膶κ?。一?ldquo;有事”就會對中美分別形成較大的壓力,這本身就是“排序”的重要依據(jù)。其次,中日矛盾太復雜。中日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經(jīng)濟體,僅歷史糾葛、東亞爭雄兩項,就是兩國百年難解的課題。再次,中日在“大國化”的道路上碰撞過多。經(jīng)濟上自不待言,外交上日本“入常”碰壁也被解讀是中國主要作梗。政治上日本要修憲,軍事上日本要走向“普通國家”,中國無疑都被視為重大障礙。中日似乎都把對方看作自己實現(xiàn)大國化的一道“坎兒”,因此,幾個“凍餃子”、擱置多年的小島,也會掀起滔天巨浪。
更多文章:
四千萬單身農(nóng)民想進城討老婆
為何俄羅斯恐建唐人街
大連曾經(jīng)屬于俄羅斯城市嗎?
性生活越多賺錢就越多嗎
為何“性賄賂”入罪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