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歐美輿論及政客看來,所謂“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的印度達蘭薩拉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它同時也已成為達賴集團的代名詞。50多年來,那里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西方的極大關注。
有報道說,來自世界各地的400名流亡藏人“代表”又暗流涌動,前不久聚集達蘭薩拉召開藏人特別大會商討應對藏人自焚事件。這個“異常活躍”的流亡藏人盤踞地,耳聞目睹流亡藏人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而達蘭薩拉在一種平和的表面下,也隱藏著暴虐的氣息,這樣的氣息也正引起印度和西方的警覺。
達蘭薩拉坐落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西北山區(qū),背靠終年積雪的喜馬拉雅山脈,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達蘭薩拉主要是當?shù)赜《热司幼。0渭s1800米的上達蘭薩拉為流亡藏人聚居區(qū)。《環(huán)球時報》記者預訂的從新德里飛往達蘭薩拉的航班因印度大罷工被取消,只好坐長途車走山路顛簸近20個小時才到達這個流亡藏人的“落腳點”。
-
達賴集團1959年發(fā)動叛亂失敗后,裹挾數(shù)萬藏民倉皇出逃到印度,先被印度政府安置在恒河平原上,結果因炎熱和水土不服,很多人染病而死。后來印度政府將涼爽的達蘭薩拉辟為流亡藏人的“難民營”。20世紀60年代初期,達賴集團在達蘭薩拉成立所謂的“流亡政府”,并以此為基地,從事分裂祖國、破壞西藏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活動。
記者租乘的汽車在陡峭的盤山公路上繞行,當看到掩映在綠色原始森林中的大片房屋時,印度司機說,那里就是流亡藏人聚集的上達蘭薩拉。和《環(huán)球時報》記者之前的想象大不一樣,號稱最多時聚集有十萬流亡藏人的達蘭薩拉,初看上去與一路上經(jīng)過的印度小鎮(zhèn)沒有太大不同:狹窄坑洼的街道、擁擠的人群和簡陋的店鋪。汽車與馬隊爭道,間或有牛群在街頭悠閑地徘徊。只有人群中不時閃過的棕紅色喇嘛服裝提醒記者,這里已是流亡藏人的大本營。
有材料說,現(xiàn)在上達蘭薩拉的流亡藏人聚居區(qū)約有1萬人。流亡藏人喜歡稱這個聚居點為“小拉薩”,可這個“小拉薩”與西藏拉薩簡直是天壤之別。不僅街道兩旁的樓房老舊,凌亂的電線還在半空中繞來繞去。在上達蘭薩拉,賣各式各樣旅游紀念品的小攤沿著陡峭的山路邊沿擺開,攤主大多穿著藏式服裝,但遠遠比不上拉薩街頭看到的明艷活潑。隨便堆放在路邊的生活垃圾已成為達蘭薩拉的一大公害,在好幾個地方,記者看到用英文寫的呼吁“清潔上達蘭薩拉”的告示牌。當?shù)厣踔吝€有利用垃圾制成商品的綠色環(huán)保商店,但很少有人光顧。
9月底10月初的達蘭薩拉表面上看挺熱鬧,來了不少外國人。一名經(jīng)常來達蘭薩拉的新加坡女信徒說:到達蘭薩拉的航班動不動就取消,但這次另有原因。她說,這次趕上10月初達蘭薩拉要舉行佛法大會,“一切閑雜人等”就被告知航班取消了。
在達蘭薩拉期間,游人會不時碰上買菜回家的喇嘛,卻從未碰見一步一叩首的信徒?,F(xiàn)在,上至“流亡政府”的頭頭腦腦,下至普通藏人,大多是在“印度生印度長”,有的甚至不會講藏語。也有少數(shù)流亡藏人是近幾年從國內(nèi)非法偷渡到達蘭薩拉的。他們有的是受達賴集團的蠱惑,誤認為達蘭薩拉是衣食無憂的“人間天堂”;有的本來在國內(nèi)犯了罪,為逃避法律制裁而遠遁達蘭薩拉。因為“難民”身份,在印藏人寄人籬下,不能擁有土地和不動產(chǎn),一切只能靠“借與租”。
很多藏人對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不滿意。一名經(jīng)營旅店的藏人稱,“在印度,有錢能使鬼推磨”,雖然混居在一起這么多年,但他們與印度人生活在各自的圈子中,沒辦法融洽。在整個達蘭薩拉,無論是街上行人還是路邊攤販,深色皮膚的印度人占的比例更高,郵局等機構里的雇員也幾乎都是印度人。流亡藏人大多數(shù)都做小本生意,勉強糊口。
年輕些的流亡藏人也不怎么認同印度。一名偷渡到達蘭薩拉的22歲青年說,達蘭薩拉有8所得到外界資助的藏人學校,共分12年級,相當于國內(nèi)從小學到高中畢業(yè),主要為藏人孩子和青年教授英語、印地語和藏語,近年來又增加了漢語課。此外他們還學習從人文藝術到物理、數(shù)學等自然科學。他說,印度政府認可藏人學校的文憑,畢業(yè)后可以考印度的大學。據(jù)這個4年前來到達蘭薩拉的青年講,由于這里的藏人學校免費,一定程度吸引了少數(shù)在國內(nèi)的藏人,他們千方百計將孩子送到達蘭薩拉就讀。其實,當?shù)貙W習成績好的藏人學生大都離開達蘭薩拉,到新德里、班加羅爾等大城市去了。他今年剛畢業(yè),還不知道干什么,但不愿意像其他藏人那樣做小買賣,希望未來能當導游。在提及對印度的印象時,他對印度的腐敗、臟亂環(huán)境和做事拖延表示“特別不滿”。
達蘭薩拉的商店和攤販出售從羊毛披肩、皮包到掛件等各種印度產(chǎn)紀念品,但很少有藏族特色的紀念品,即使有也大都是從西藏帶過去的。當?shù)厝烁嬖V記者,達蘭薩拉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蘿卜青椒,還是各種電器,基本都要靠外運,也正是因為條件限制,即使當?shù)夭厝碎_的酒店里也很少有純正藏餐。人們注意到,達蘭薩拉商店里的“中國制造”非常少。在一家商店里只能見到幾雙中國產(chǎn)的廉價運動鞋。此前有媒體說“流亡政府”不許進口中國產(chǎn)品,但一名在達蘭薩拉居住了10年的藏人說,這個禁令早就形同虛設,而且“流亡政府”也不可能管得到印度人開設的商店。造成這里中國商品稀少的真正原因是當?shù)厣倘吮仨殢男碌吕锏却蟪鞘羞M貨,而中印商貿(mào)往來相對稀少,能運到偏遠的達蘭薩拉的中國商品自然就更少。
“流亡政府”無法擋住的還有來自中國內(nèi)地的信息。在達蘭薩拉能收看青海和西藏電視臺的藏語節(jié)目。在一家藏人旅館中,記者看到大堂里的電視正在播放青海臺的一部有關中國農(nóng)村題材的連續(xù)劇,畫面清晰并未受到干擾。 神秘的達蘭薩拉正在與開放的中國現(xiàn)代化信息連接。
更多文章:
中國整房事讓蒙古經(jīng)濟受了寒
中華民族復興都有啥指標
將二戰(zhàn)清算到底世界才安寧
用田忌賽馬之策贏回釣魚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