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官窯,就是中國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辦瓷窯,專燒宮廷、官府用瓷。官窯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之分。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
官窯則是一個相對廣義的概念。歷代由朝造專設的瓷窯均稱“官窯”,所產瓷器稱為“官窯瓷”。 “官窯瓷”則又分為兩大類,狹義的指朝廷壟斷,專窯專燒的,廣義的則是由朝廷設定標準,用窯不限,即民窯也可燒造,最后由朝廷派專人按統(tǒng)一標準驗收,合格者統(tǒng)一采辦,也稱官窯瓷。
在中國陶瓷史中,“官窯”和“官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是一種交叉而非重合關系。
其中,“官瓷”是一個特定的特謂,專指宋大觀及政和年間于汴梁所設的官窯所造瓷器,青瓷釉色晶瑩惕透,有開裂或呈冰片狀,粉青紫口鐵足是其特色。諸如:官窯出戰(zhàn)戟、這種瓷器和汝瓷、哥瓷、宋鈞瓷、定瓷合稱中國五大名瓷。
南宋渡江后,江北名窯均毀于戰(zhàn)火,景德年前,賜江西昌南鎮(zhèn)名“景德鎮(zhèn)”,盡遷各地名匠于此。元代忽必烈又在此設浮梁瓷局,除皇家專造外,還將戰(zhàn)爭中俘獲的所有陶瓷業(yè)工匠均發(fā)配到昌南居,在此基礎上,經過近千年的發(fā)展,這個擁有得天獨厚的高嶺土資源的昌南古鎮(zhèn),正式成為中國官窯的集中地,千年窯火一直延續(xù)至今天。營造出一脈獨具特色的昌南盛世。
今天英語中的China即是古代江西昌南瓷窯地名的音譯。
.jpg)
.jpg)
更多文章:
一個酒窖發(fā)現(xiàn)610瓶元青花酒
神秘柴窯列宋代七窯之首
越窯罐5年升值1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