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治太久的中華大地諸王,過慣了小國寡民生活,忽然一夜之間“黃袍加身”的趙匡胤,頓然被眾將領(lǐng)推舉為北宋皇帝。從此,由趙氏家族經(jīng)營的北宋王朝在列強尚存的封建社會中艱難營生為濟。無論從彊土和實力都無法讓有報負的趙氏宋朝皇帝,將分治的大中華再統(tǒng)一到疆域3000萬平方公里境地。
公元960年,趙匡胤在后周時期,任殿前都點檢,領(lǐng)宋州歸德軍節(jié)度使,掌握兵權(quán)。周世宗柴榮死后,他的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這時,趙匡胤看到奪取后周政權(quán)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于是精心策劃了一場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公元960年,由歸德軍掌書記趙普和趙匡義等人指使,鎮(zhèn)、定二州謊報軍情,他們假稱北漢和契丹貴族會師南下,攻打后周。后周宰相范質(zhì)不辨真?zhèn)?,急忙指派趙匡胤率軍往北方抵御。當趙匡胤把部隊開到開封以北二十里的陳橋驛時,趙匡義、趙普等將領(lǐng),就把事先已經(jīng)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黃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諸將領(lǐng)一致向趙匡胤高呼萬歲,擁護他當皇帝。于是,趙匡胤立即率領(lǐng)軍隊開回守衛(wèi)空虛的京師,不費吹灰之力,便推翻了后周政權(quán),建立大宋王朝。
史稱“北宋”,這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趙匡胤便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 。在當時,除了剛建立起來的宋朝之外,還同時存在著后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割據(jù)勢力。于是自宋朝建國伊始,宋太祖趙匡胤便開始了他統(tǒng)一全國的斗爭。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滅了荊湘、后蜀、南漢三地,又于975年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此后,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勢力紛紛“納土”于宋王朝,使紛亂的時局逐漸結(jié)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