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來流水誓師以后,攻克江寧州,是初戰(zhàn)之勝,建立了推翻遼統(tǒng)治的信心;大戰(zhàn)出河店,是有了立足之地,奠定了建立金朝的基礎(chǔ);攻占黃龍府,是打開了遼朝挾制女真的門戶,女真人有了施展手腳的空間;護步達崗之戰(zhàn),是遼與金的一場戰(zhàn)略決戰(zhàn),完成了戰(zhàn)略主動權(quán)的轉(zhuǎn)換。
東京(今遼寧省遼陽),是遼朝在遼東地區(qū)的政治統(tǒng)治中心,是渤海人的活動中心。公元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據(jù)東京起義反遼,企圖與阿骨打聯(lián)手。但兩者的目的不同,高永昌是想恢復(fù)渤海政權(quán),而阿骨打認為“同力取遼固可,汝輒據(jù)之以僭大號則不可“。同年四月,阿骨打利用高永昌反遼的有利時機南下。先占領(lǐng)沈州(今沈陽),后消滅高永昌占領(lǐng)東京。
上京(臨潢府,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是遼朝的首都。公元1117年,金兵分北、南兩路進軍。北路通過攻取長春州(今吉林省前郭塔虎城)、泰州(今吉林省洮安四家子古城)等州城,向遼上京進發(fā);南路則從東京道向西、西南推進。
天祚帝得知金兵一路斬關(guān)奪隘,晝夜憂懼,偷著命令把珍寶準備了500多包,駿馬2000余匹,天天做好逃跑的準備。天祚帝私下對隨從們說:“假如女真軍真的來了,我有這些日行三五百里的馬,又與宋朝為兄弟,與西夏也有甥舅關(guān)系,我還可以快快活活地過一輩子。”當(dāng)他得知金兵不能馬上來攻時,掉過頭來又說:“我有威德。女真軍有什么了不起的?”堂堂皇帝的這種戚戚行為,使最親近的下屬及宮女們都瞧不起。一些有識之士聽了,私下議論道:“遼朝算是要完蛋了,自古以來當(dāng)皇帝的,那有不管軍隊和百姓而光算計自己的,這樣能保存國家嗎?”
公元1118年八月,金太祖阿骨打接受漢族大臣楊樸的建議,“自古英雄開國或是受禪,必先求大國封冊”。金派使者向遼政府議和,請求封冊,提出了遼帝稱金帝為兄,每年給金銀絹25萬匹兩,并割長春、遼東兩路之地給金國。
天祚帝在大兵壓境之下,為了緩一口氣,便封冊阿骨打為“東懷國至圣至明皇帝”。但是遼的封冊使金太祖阿骨打很不滿意,責(zé)備天祚帝為什么不按照要求封為“大金大圣大明皇帝”。幾經(jīng)協(xié)商不成,阿骨打大怒,拒絕了和議,并對群成說:“遼人屢敗,遣使求和,只飾虛辭,作為緩兵之計,當(dāng)議進討。”于是,公元1120年,阿骨打親率大軍向的遼的首都上京城進發(fā),隨之親自督戰(zhàn)攻城,不到一個上午,上京城攻破之,天祚帝有逃到了西京(山西省大同)。
金兵攻下了上京時,“天下郡縣所失幾半”,金國已占領(lǐng)了遼國的一半國土。此時,依遼朝現(xiàn)有實力,上下同仇敵愾,與金國作殊死的搏斗,保有半壁江山猶為晚也??上У氖牵谶@個關(guān)鍵時刻,遼朝內(nèi)部善于內(nèi)訌的老毛病又犯了。
天祚帝有六個兒子,即晉王敖魯斡、梁王雅里、燕國王撻魯、趙王習(xí)泥烈、秦王定和許王寧。其中晉王敖魯斡是長子,為文妃所生,“最賢,國人皆望屬”,是個理想的接班人;秦王定為宰相簫奉先的妹妹元妃所生、簫奉先身為遼國宰相,為了一己之私,置國家全局于不顧,捏造事實誣陷耶律余睹勾結(jié)駙馬蕭昱謀反及欲立其外甥晉王為帝。天祚帝信以為真,殺死蕭昱,賜文妃自盡。
耶律余睹得此消息時正在外地,怕自己說不清楚也被誅殺,便率本部1000余兵馬,投奔了金國。天祚帝遣奚王府等五名大臣追捕,一直追到了閭山,眼看天降大雨,余睹行程被阻,難以逃脫。這五大臣一核計:簫奉先是個專權(quán)的奸佞,余睹是個有才智的人,我等今日為簫奉先擒了余睹,日后簫奉先不也得像害余睹一樣害我們嗎?核計的結(jié)果— 干脆放了余睹,回朝交旨就說沒追上。
余睹降了金,阿骨打全部知道了遼朝的內(nèi)情,耶律余睹又積極做了攻遼的先導(dǎo)。從此,金國南下西進,如風(fēng)卷殘云,加速了遼朝滅亡的過程。
在金軍攻遼的幾年中,遼朝的士氣嚴重低落,甚至一些素稱精銳的部隊也變得不堪一擊,有許多部隊投降了金國。耶律余睹降金之后,使“遼軍大震,天祚怒國人叛己,命漢兒遇契丹則殺之。”在以契丹人為主體民族的遼朝中,契丹人當(dāng)然是上等人,漢族人則是下等人,契丹人殺漢族人不算犯罪,漢族人殺契丹人要處以極刑??墒翘祆竦圻@一怒,讓漢族人殺自己所出身的民族,真不知道天底下還有沒有比這更糊涂的事了,正是“上天欲讓誰滅亡,就先讓他瘋狂”。于是“國中駭亂,皆莫為用”。
公元1122年正月,金軍以遼降將耶律余睹為先鋒,攻下了遼的中京大定府。這時,剛從中京逃到燕京的天祚帝聽到戰(zhàn)報,極為恐懼,忙出居庸關(guān)逃至鴛鴦泊(今河北省張北西北)躲避。奸臣宰相簫奉先又向天祚帝獻讒言說:“余睹來進攻我們,是要立他的外甥晉王當(dāng)皇帝,只要你為了社稷著想,不要可惜自己的兒子,把晉王殺了,余睹和金兵可不戰(zhàn)自退。”愚蠢、貪戀王位的天祚帝竟然相信了這樣的鬼話,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晉王敖魯斡。晉王在朝廷上下威望很高,他一死,沒有不痛苦流涕的,人心更加渙散了。金兵那能因晉王死而退兵,還是把天祚帝追得東躲西藏。
天祚帝覺得在鴛鴦泊還不安全,帶著身邊僅有的5000余騎,向西京大同跑,后又跑到夾山(今內(nèi)蒙古拉薩其西北)。糟糕的是在倉皇渡過桑乾河之時,把傳國玉璽也丟掉水里,不知沖到哪里去了。
到夾山覺得山窮水盡之后,天祚帝才思量明白,簫奉先是個奸臣!他用鞭子指著簫奉先罵道:“你們父子一家,把我害到了這步田地!”簫奉先嚇得叩頭不已。天祚帝說:“我殺你也沒有用,你們滾吧!”簫奉先逃不到數(shù)百里路,被金兵抓住打入囚車,后又被一股遼軍搶回來,送到天祚帝面前。簫奉先是遭眾恨的,天祚帝不能再放他,便賜他自盡了。一代奸相終于得到了應(yīng)有的下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