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系統(tǒng)是由:低溫壓力發(fā)生裝置、冷能發(fā)電裝置、溫差冷凝制水裝置、低溫制氮制熱裝置、自控裝置等構成;其中主要有:氣液交換器和等壓位差注液器、低溫壓力發(fā)生器、氣輪發(fā)電機組、溫差冷凝制水器和空調冷氣發(fā)生器、儲水罐、風機、渦流管式制冷機、蒸汽發(fā)生器、蒸汽熱水儲罐、風機及管路、風管。
開機前,啟動自控裝置,向A、C兩個等壓位差注液器和低溫壓力發(fā)生器注入液氮,并向蒸汽熱水儲罐注水。
運行時,啟動電腦控制系統(tǒng),將等壓位差注液器C的液氮分別進入A組溫差冷凝制水裝置的a、b兩個溫差冷凝制水器中,使其周圍的空氣瞬間冷凝,再由熱風機每次間隙10秒換向送熱風,液氮氣化為常溫高壓氮氣,經管路推動氣輪機組做功,而后,進入低溫壓力發(fā)生器內經盤管與該發(fā)生器內的液氮由上至下進行溫差交換后,瞬間冷凝為液氮回流等壓位差注液器D內,從而完成半程循環(huán);
與此同時,低溫壓力發(fā)生器內的液氮瞬間吸熱氣化,溫度控制在負60℃的高壓氮氣,首先進入等壓位差注液器A向其送壓,再向B組溫差冷凝制水裝置的a、b兩個溫差冷凝制水器的換熱片式螺旋換熱盤管內送壓,并在該盤管中瞬間吸熱氣化為溫度控制在負20℃的高壓氮氣,經三臺渦流管式制冷機的三次降溫降壓(每經過一臺降溫60℃)后又冷凝成為液氮,被壓力所動回流等壓位差注液器B內,從而保證系統(tǒng)正常進行溫差交換。
在液氮和低溫氮氣在A組溫差冷凝制水裝置的a、b溫差冷凝制水器內經過時,產生的低溫使裝置周圍空氣瞬間被吸附到換熱片式螺旋換熱盤管上結成冰霜,而定時換向裝置按時導入的熱流,則使冰霜瞬間溶化成低溫水,流入連通風管內,一部分低溫被壓力和吸引力經連通風管側面的風機被送入冷凍庫,而低溫水則流入空調冷氣發(fā)生器內,在該發(fā)生器內被強制換熱成為常溫水,當水滿時則溢出流入儲水罐儲存。
在負60℃的高壓氮氣從B組溫差冷凝制水裝置的a、b溫差冷凝制水器經過后,吸熱升溫為負20℃的高壓氮氣,經三臺渦流管式制冷機的三次降溫降壓后成為液氮的同時,該制冷機后部套裝的三臺蒸汽發(fā)生器內的三個散熱管吸熱產生的蒸汽,從蒸汽熱水罐內的三組螺旋換熱盤管,由上至下進行熱交換,放熱后冷凝成水,因水位差而被壓入三臺蒸汽發(fā)生器內的三個散熱管再次循環(huán)蒸發(fā)換熱,而蒸汽熱水罐內低溫水吸熱汽化升溫至130℃,此時蒸汽熱水罐頂部的蒸汽出口自動開啟,向熱風裝置內的蒸汽加熱器供熱,熱風裝置內的電加熱器自動關閉;自此,蒸汽熱水罐將自動向外供蒸汽或開水熱水。
待等壓位差注液器A、C內的液氮流盡,電腦自控關閉等壓位差注液器A、C,開啟等壓位差注液器B、D,使氮氣與液氮進行無能耗自控循環(huán)做功。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發(fā)明是利用“熱很難向下傳導的現(xiàn)象”,以環(huán)境溫度為“高溫熱源”,人為的制造-個“低溫熱源”液氮,利用氮氣與液氮之間的溫差,按照“閉路循環(huán)”方法,進行無能耗自控循環(huán)做功。
該裝置是在無能耗的狀態(tài)下,提供廉價而環(huán)保的水源,熱源、冷源和電能及動能的,它將能取代一切現(xiàn)有的為航天、航空、航海、陸路等交通工具及海底探險工具提供動能的技術。人類可在小到家庭,大到宇宙飛船、航天飛機、各種船舶和陸路交通工具上使用。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將使機場、碼頭、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系統(tǒng)產生徹底變革,將使水庫、石油天燃氣管道和城市的供水、供電、供熱、供氣網(wǎng)絡徹底終結。
該裝置可小至居家,大至電站如:一套發(fā)電量為1000KW/小時,日制水量為50噸、冷藏量為20噸、空調、供熱為面積5000平方米的裝置,生產成本僅為20萬美元。
該項目的經濟效益: 如制造一套300萬KW/小時發(fā)電量機組 單位:億美元
1、核電:投資 14億、占地5萬平方米、危險永存、見效快、15年回收投資。
2、熱電:投資 18億、占地30萬平方米、環(huán)境污染永存、見效慢。
3、水電:投資 15、6億、占地17507萬平方米、生態(tài)永久破壞、見效慢、60年回收投資。
4、風力發(fā)電:投資 13、3億、占地6595萬平方米、破壞草場、見效慢、45年回收投資。
5、太陽能發(fā)電:投資 24、2億、占地17353萬平方米、生態(tài)保護良好、見效較慢、30年回收投資。
6、冷能發(fā)電:投資 1、8億、占地0、2萬平方米、生態(tài)保護良好、見效快、1年回收投資。
該裝置已獲中國專利和國際專利申請優(yōu)先權(PCT)證書。中國專利號:ZL022057838;國際優(yōu)先權證書號:PCT/CN03/00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