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宗十二年初,蒙古軍除留3萬軍鎮(zhèn)守南斡羅斯外,其余12萬人分三路向馬札兒(今匈牙利)進軍。北路以拜答兒為統(tǒng)帥,率領(lǐng)察合臺部下的3萬人摧毀馬札兒外援波蘭;南路以合丹為統(tǒng)帥,率領(lǐng)窩闊臺部下的3萬人,繞過喀爾巴阡山脈,自南迂回前進;中路以拔都、速不臺為統(tǒng)帥,率領(lǐng)6萬大軍,越過喀爾巴阡山直向京城丕思惕(今匈牙利布達佩斯市附近)進軍。南北二路軍先發(fā)。拜答兒將南路軍分數(shù)路,渡維斯多拉河向波蘭進軍。是時波蘭分為若干小封國,國王波列斯拉夫只管轄直屬之地,其余諸封國各自為政。十二年二月,蒙古軍先后攻下波蘭共主波列斯拉夫所轄桑多米爾城(今波蘭華沙東南維斯瓦河西岸散多梅希城)。三月,敗波蘭軍,攻取都城克拉克夫(今波蘭南部克拉科夫城),縱火燒毀。然后蒙古軍向波蘭藩屑國西里西亞(今波蘭西南部之西里西亞)進攻,乘筏渡過奧得訶,攻其都城弗洛斯拉夫(今波蘭西里西亞府弗勞茲拉夫)。西里西亞王亨利二世退守勒格尼茲(今德國德雷斯登州之格爾利次附近),集結(jié)波蘭、日爾曼、條頓騎士團共3萬軍隊準備迎戰(zhàn)。拜答兒放棄進攻弗洛斯拉夫城,進至勒格尼茲附近,引亨利出戰(zhàn)。四月初,亨利率軍出戰(zhàn),蒙古軍佯敗撤退,亨利尾追。蒙古軍趁亨利部疲勞,突然發(fā)起反攻,盡殲其軍。亨利被俘斬。蒙古軍乘勝南下,攻入莫拉維亞(今捷克南部摩拉維亞地區(qū)),焚掠諸地后,遂向馬札兒與拔都會合。合丹統(tǒng)帥的南路軍繞過喀爾巴阡山進入馬札兒,先后攻取魯?shù)?、瓦剌丁諸城,四月,在匈牙利平原與拔都會合。
拔都、速不臺所率中路軍分二路向匈牙利進攻。國王貝拉四世僅派少數(shù)軍隊扼守喀爾巴阡山諸隘口,伐木塞道。三月十二日,蒙古軍奇襲喀爾巴阡山諸隘口,至十五日將其全部攻破。拔都率軍向帛思忒城進攻,所過焚毀。貝拉四世聞訊,自佩斯至帛思忒城,集結(jié)10萬大軍守城。蒙古軍抵城下,攻而不破。匈牙利軍不出戰(zhàn)。拔都率軍引退。貝拉四世出城追擊,至賽約河(一作撒岳河,今匈牙利東部蒂薩河)河西(今索爾諾克)駐營,遣兵1000守橋,以防蒙古軍進攻。蒙古軍退至匈牙利軍不防之處、河?xùn)|之沼澤地下營,夜分二路進攻:一路由拔都率領(lǐng),遣兵奪橋,置炮攻擊,失利;一路由速不臺率領(lǐng),從河下游結(jié)筏潛渡,迂回匈軍側(cè)后。拔都猛攻守橋軍,奪取橋梁。黎明時,兩路軍四面圍攻匈軍營地,發(fā)起突然襲擊。匈軍突圍,拔都放西面一條路,匈軍向西逃竄,蒙古軍三面伏擊,盡殲其軍(參見賽約河之戰(zhàn))。貝拉四世逃入奧地利。蒙古軍進抵佩斯城,攻破其城。此役,蒙古軍亦損失慘重。夏、秋,全軍在佩斯城附近的諾伊施達城,遇奧地利、波西米亞兩公國的反擊,旋即退走。十二月,多瑙河封凍后,進攻匈牙利古都格蘭城。該城處多瑙河畔,繞以深壕,城有戍樓。蒙古軍抵城下,置炮30攻城,驅(qū)俘虜填壕,進攻甚急。城內(nèi)之法、德等國商人,盡焚其財帛。蒙古軍破城后,將城焚毀。拔都遣合丹統(tǒng)軍往追貝拉。貝拉聞蒙古軍追至,避入亞得里亞海岸邊的島上。合丹至海邊,掠斯帕剌托、卡塔羅二城。元馬乃真后元年(1242年)初,窩闊臺死訊傳至,拔都召回合丹。合丹經(jīng)塞爾維亞,與拔都會合。三月,拔都率軍東還。
蒙古軍在征服歐洲諸國的戰(zhàn)爭中,軍力削弱,已無力繼續(xù)維持歐洲戰(zhàn)事;窩闊臺死后,成吉思汗諸子孫關(guān)注汗位繼承人;蒙、宋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因上述諸原因,使蒙古統(tǒng)治集團無暇顧及歐洲戰(zhàn)爭。拔都率軍經(jīng)瓦刺吉亞(今羅馬尼亞西部克里瓦納)、摩爾達維亞(今摩爾達瓦),于馬乃真后二年初到達伏爾加河下游拔都營地。拔都留鎮(zhèn)欽察。其它諸王將帥率軍東還。此戰(zhàn)爭,為金帳汗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元憲宗九年、(1259年),蒙哥汗死后,拔都建金帳汗國,都薩萊城(今俄羅斯伏爾加河下游之薩拉托夫),統(tǒng)治斡羅斯達200余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