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幅員遼闊,自然景觀神奇獨特,在5000多公里古“絲綢之路”的南、北、中三條干線上,分布著數(shù)以百計的古文化遺址、古墓群、千佛洞等人文景觀,其中交河故城、樓蘭遺址、克孜爾千佛洞等蜚聲中外。
新疆總?cè)丝?264.30萬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約占60%。全區(qū)轄有14個地州市,其中包括5個自治州、7個地區(qū)、2個地級市;90個縣(市),其中包括6個民族自治縣、6個縣級直轄市和32個邊境縣(市);865個鄉(xiāng)鎮(zhèn)。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是自治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轄有14個師、176個農(nóng)牧團場,總?cè)丝诩s270萬人。
.jpg)
幅員遼闊的新疆
新疆年均降水量154.4毫米。境內(nèi)山脈融雪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條。冰川儲量2.13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50%,有“固體水庫”之稱。水資源總量832.7億立方米,居全國前列,但單位面積產(chǎn)水量僅為全國平均的六分之一。
.jpg)
新疆土地資源豐富,全區(qū)農(nóng)林牧可利用土地面積10億畝?,F(xiàn)有耕地7600多萬畝,人均占有耕地3.45畝,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
.jpg)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全疆160萬平方公里(合計24億畝)其中塔克拉瑪干沙漠占地5億畝。占有中國六分之一土地的新疆,如若與八國相連的邊境水資源結(jié)緣,就有潛力為中國再添十八億畝良田。本人經(jīng)過長期考察深信不疑,新疆周圍的東南西北四水,完全可以治疆興疆!其頂層設計解決方案和具體規(guī)劃如下:
(一)東水西調(diào)可讓樓蘭古城復活
從青海省龍羊峽東水西調(diào)黃河水到青海湖,既可以遏制該湖的水位下降鹽堿化嚴重,又可以利用鹽水重沉底,淡水輕可以飄在上面的物理現(xiàn)象,非常便利的借用青海湖龐大的儲水能力,持續(xù)不斷的向新疆提供寶貴的淡水資源?;蛟S,有人會擔心水往高處流的逆天難度。其實,中國又可以學習美國舊金山低水向洛杉磯高處泵水的辦法,進而通過水往高處走的翻水站辦法,科學利用潛水泵的壓力,然后再通過管道輸送到新疆東南部的樓蘭地區(qū),這樣既可以恢復樓蘭古城水草豐美的塞上江南景象,又可以改變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如果長年堅持東水西調(diào)計劃,在不遠的將來,可以為新疆創(chuàng)造第二個生產(chǎn)建設兵團綠洲。
.jpg)
樓蘭古城
六十年來中國興修了大量水庫,灌溉了18億畝農(nóng)田,但是由于水庫投入不夠,導致旱時缺水,澇時又存不住寶貴淡水,從而造成了中國旱澇災害連年不斷。隨著蓄水發(fā)電引水灌溉科技的發(fā)展和中國財政狀況的好轉(zhuǎn),未來五年要繼續(xù)加大水利設施投入,多攔截雨季淡水進入新修水庫和家庭水窖,并且要斥巨資買進貝加爾湖、巴爾喀什湖等國際淡水,灌溉新疆、青海、甘肅、內(nèi)蒙等地,這樣既可以降低沙塵暴對環(huán)境的破壞,又可以為國家新增添十八億畝新糧食產(chǎn)區(qū),從而切實加大對新疆三農(nóng)的投入。
.jpg)
青海湖考察
擁有72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的青海省,其省會西寧以南80多公里的龍羊峽,可謂是黃河上游第一鎮(zhèn),而距之以西100多公里的洱海、青海湖、則更是內(nèi)陸地區(qū)最大的湖泊。如果利用兩者之間1條由東向西流的倒淌河,則可以在黃河泛濫的豐水期,從龍羊峽水電站抽調(diào)滾滾向東的黃河水,向西積蓄到洱海和青海湖,這一方案既可以減輕下游以東的黃河泛濫決堤風險,又可以讓日益縮小水面積的青海湖更加充盈淡化。通過32米落差的庫容,把水面擴大到6000平方公里,蓄水擴大到3000億立方米。以其海拔3194米的水塔高度,向周圍澆灌出更多的新糧田。
.jpg)
.jpg)
(三)東水進疆引爭議
.jpg)
近年來,有關(guān)引渤海“東水西調(diào)”進入新疆一事,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水中引起各方關(guān)注,同時招來各方非議。其中就有全國知名的10余位院士專家駁斥,引渤海水入新疆是不切實際的想入非非。
例如,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石玉林表示,該計劃設想調(diào)運大量海水到新疆,假設調(diào)運1000億噸海水,海水的含鹽率為3%,就將產(chǎn)生30億噸鹽,而如何處置這些鹽會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新疆很多土地目前鹽堿化災害已經(jīng)十分嚴重。
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中心原主任李澤椿認為,通過“引渤入新”來影響氣候的設想在氣象學上是根本說不通的,“氣象學上,形成降水要滿足三個條件,而有水汽只是其中之一。
三、國務院南水北調(diào)辦公室原副主任、研究員寧遠則從工程的角度認為,我國南水北調(diào)工程從丹江口至北京一線有1000多公里的長度,而且所經(jīng)過的基本都是平原,而引渤海水進新疆則要跨越5000公里,無論是管線鋪設、工程造價還是最終水的配送問題都是“沒法想象”的。
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沈國舫則表示,如果我們大量抽取渤海的海水,渤海的水量將從黃海補充,而黃海海水的鹽分比渤海高,這樣一來勢必會給渤海的整個生態(tài)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綜上所述,引渤海水入新疆像早期三峽工程那樣,皆是遭到各類專家反對的。但筆者則認為:大膽設想“引進渤海水進疆”的探索精神是好的。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本著“一切皆有可能”的原則。社會各界還應該熱切關(guān)注我們“淡水入疆”問題。
全球智庫聯(lián)合會秘書長
《國策百諫》一書作者
卞洪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