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歷史記載太少,有關(guān)井真成的經(jīng)歷就無從查考了。從墓志銘文“形既埋于異土,魂庶歸于故鄉(xiāng)”可看出井真成也想回國,,他心中一直想念著故國。對這位天資聰慧卻英年早逝的日本遣唐使,中國皇帝有著異常深厚的情感。銘文記載,在聽聞井真成忽然得病去逝的消息后,“皇上(哀)傷”,并追奉他官職,以官禮下葬。而且,追奉他的官職也耐人尋味,“尚衣奉御”,即專職為皇帝管理衣物。這個官職雖無實權(quán),但也官至五品。而且歷史上,擔任尚衣奉御一職,多為皇親國戚,或深得皇上寵愛、信賴的人。井真成得此厚封,足見他深得玄宗皇帝的賞識和信任,也證明中國對日本遣唐使的真摯與友好。
此時,他的大多同伴陸續(xù)返回日本。遣唐使船隊回日本時,唐朝政府也經(jīng)常任命中國使節(jié)陪同前往,進行回訪。遣唐使團不僅帶回大量的中國文物、書籍和五金百貨,也使中國的文學、宗教、典章制度等在日本“生根發(fā)芽”。如出身法律世家的大和長岡,入唐后潛心學習唐律,回國后曾與下道真?zhèn)涔餐瑒h定律令二十四條。膳大丘在唐長安國子監(jiān)學經(jīng)史,歸國后被任命為日本大學寮助教,他向天皇奏請尊孔獲準,推動了日本儒學的發(fā)展。營原娓成入唐學醫(yī),回國后被任命為針博士,對日本的醫(yī)學發(fā)展極有貢獻。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中國文化的影響痕跡處處可見。從漢字、圍棋到飲茶,自傳入日本,長期發(fā)展已成常人習慣。日本著名漢學家內(nèi)藤湖南說:“日本民族未與中國文化接觸以前是一鍋豆?jié){,中國文化就像鹵水一樣,日本民族和中國文化一接觸就成了豆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