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把去往西藏的旅途稱為“天路”。美國火車旅行家保羅•泰魯在《游歷中國》一書中寫道:“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而2006年的7月1日,這個預言被打破。有960多公里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長達1142公里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正式通車試運營。隨著這條鋼鐵“天路”在“世界屋脊”的鋪展、開通,“出國容易進藏難”的歷史將一去不返。而困惑中的世界鐵路經(jīng)濟也將受到一次空前的鼓舞。青藏鐵路通車引起各國媒體及專家的高度關(guān)注,其中以印度方面的反應最為突出,認為青藏鐵路將大幅提高解放軍的機動力,并會使南亞諸國進一步倒向中國。
英國《衛(wèi)報》則報道說,人們說建造通到西藏的鐵路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有海拔五千多公尺的高山、十二公里寬的河谷、上千公里無法承受鐵軌重量的冰雪;而且,誰可以在攝氏零下三十度巖石中鉆隧道,在吸氧才能走路的情況下鋪設鐵軌?中國可以!青藏鐵路體現(xiàn)中國的“能做”精神以及技術(shù)力量。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政策研究所東亞經(jīng)濟問題專家拉希德說,今后不論哪個國家在復雜地形條件下修筑類似的鐵路時,都將從中吸取經(jīng)驗。他說,正如巴基斯坦總統(tǒng)穆沙拉夫最近所說,中巴邊界上的紅其拉甫山口海拔為4000多米,而青藏鐵路最高段的海拔已超過了這一高度,這給人們一個啟示:今后修建一條穿越喀喇昆侖山、將中巴兩國連接起來的鐵路,在技術(shù)上并非不可能。
在各國中,印度對于青藏鐵路的關(guān)心超乎尋常,各種評價也呈現(xiàn)出巨大差異。近幾年來,印度媒體對青藏鐵路的報道很多;政府部門及智囊機構(gòu)也多次召開專家會議,討論青藏鐵路對印度乃至整個南亞次大陸的影響。印度對青藏鐵路的反應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四種類型:感嘆中國建設高難度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預期中印雙邊貿(mào)易將由此大幅受惠,擔心鐵路建成會“對西藏自然環(huán)境造成破壞”,宣稱印度未來可能會面臨嚴峻的戰(zhàn)略威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