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大于對抗,團結強于分裂。當今世界,由于有了聯合國的存在,許多國際問題皆能在民主協商中解決。為了發(fā)展經濟全球化,特別是洲際板塊經濟一體化,如今西方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已經變成了超越經濟領域合作的歐洲聯盟;為了學習歐洲奮發(fā)向上,落后的非洲也成立了非洲統(tǒng)一組織;墨美加也成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南美洲各國也成立了拉丁美洲會議組織;特別到了2005年,南北美洲聯合成立除了古巴之外的美洲34國自由貿易區(qū),更有利于這個地區(qū)8億人口,13萬億產值的威力發(fā)揮。現如今就是太平洋16個島國也成立了“太平洋島國論壇”合作機構!為了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各大洲正向一體化方向全速推進,而占世界人口最多的亞洲49國更應該重視一體化,并且加速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
一、亞洲缺少聯合
約占世界陸地(含南北極)總面積29.4%的世界第一大洲亞洲,現有面積4400萬平方公里,約占亞歐大陸5071萬平方公里的4/5。亞洲人口總和32.39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2%。亞洲,既是一個古老歷史文明發(fā)源地,又是一個多年戰(zhàn)亂紛紛,缺乏協作與聯合的社會。隨著近些年來有識之士的推動努力,目前亞洲局部地區(qū)已經出現了東盟十國,南亞七國,中亞五國和中東阿拉伯國家聯盟等區(qū)域性組織。但是整個亞洲還缺少像歐洲與非洲那樣的緊密性聯合。由于缺少凝聚力,曾經身為亞洲國家而驕傲的土耳其,雖然有著東方穆斯林征服西方羅馬拜占庭帝國,繁榮昌盛600年的奧斯曼帝國歷史,但如今卻經不住歐洲一體化文明進程的誘惑,目前土耳其在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基礎上,正在積極申請加入歐洲聯盟。
另外一個缺少亞洲意識的日本,除了早些時候與歐美強國組成了西方七國集團之外,更多在處理國際事務的態(tài)度上都是與美歐等國家保持一致。還有80%領土在亞洲的俄羅斯,至今的內政外交重點仍然放在歐洲部分。就是中東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也是越過西亞設置到非洲的埃及開羅。
由于亞洲缺少聯合,資源外流,人心不齊,一盤散沙,因此禍起蕭墻,任人宰割。全世界至二戰(zhàn)以來暴發(fā)的11次大戰(zhàn)中,除了歐洲一次科索沃戰(zhàn)爭和南美一次馬爾維納斯群島戰(zhàn)爭外,其他9次戰(zhàn)爭都發(fā)生在亞洲。它們依次是1948年5月14日開始發(fā)動的中東戰(zhàn)爭;第二次是1950年6月爆發(fā)的朝鮮戰(zhàn)爭(這次美、日、韓等聯軍損失109.3萬人,中朝也傷亡了100多萬人);第三次是1961年5月14日爆發(fā)的抗美援越戰(zhàn)爭;第四次是1971年11月21日爆發(fā)的印巴戰(zhàn)爭;第五次是1979年12月爆發(fā)的蘇聯入侵阿富汗戰(zhàn)爭;第六次是1980年9月爆發(fā)的兩伊戰(zhàn)爭;第七次是1990年8月2日爆發(fā)的海灣戰(zhàn)爭;第八次是2001年10月7日爆發(fā)的阿富汗戰(zhàn)爭;第九次是2003年3月20日爆發(fā)的伊拉克戰(zhàn)爭。這些在亞洲本土上爆發(fā)的戰(zhàn)爭,都有美洲、歐洲、大洋洲的外部軍事力量參于。有些軍事心理學專家針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這些外島勢力干涉亞洲事務,曾經一針見血指出:亞洲擁有原子彈國家最多,軍隊最多,人口最多,資源最豐富土地最遼闊,但是國不安、家不寧、人不和,導致外力有可趨之機,外島時有繞襲大陸之疾。這一切皆因朝韓對立,印巴不和,兩伊抵消,巴以沖突,以及土耳其、俄羅斯寧啃歐洲餃邊,而置亞洲大陸利益于不顧所造成的,由此可見,缺少亞洲意識,缺少亞洲聯合和團結的東方49國,長期羨慕別人,資源外流的東方亞細亞該到了驚醒的時候了!
二、亞洲需要聯合
面對亞洲大陸一盤散沙,相互殘殺等種種危機,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首先提出了亞洲互信的“亞信會議”;印尼前總統(tǒng)瓦希德及時提出了以中國、日本、印度、印尼為四大支柱的亞洲聯盟;馬來西亞總理馬哈締爾早在1990就提出了成立“東亞經濟集團”的設想;菲律賓總統(tǒng)阿羅約曾經預言:隨著東盟十加三概念接近于現實,我們很快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大的新東亞共同體,這將進一步加強亞洲在全球經濟增長三角中的第三極地位;世界貿易總干事素帕猜•巴尼巴滴認為:由于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創(chuàng)傷,所以亞洲已經認識到需要結合國內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改革,來推動區(qū)域間及國際間合作。作為全球一體化網絡一部分的亞洲網已經逐漸建立;韓國議員金敏錫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呼吁:我們可以從北美自由貿易區(qū)和歐盟發(fā)展中看出,它們聯合后不僅在經濟上受益,而且在安全關系上受益。亞洲國家也可以從成立安全同盟中受益,每個成員國都可以作為一個團結強大的亞洲一部分增強自身的經濟地位。
綜上所述,亞洲精英們已經看到歐洲聯盟的好處,和自身加強團結的迫切需要。其實,早在歐洲結盟之前,整個歐洲是一個混戰(zhàn)廝殺1000年終無寧日的歐洲,就是到了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近代還混戰(zhàn)了三百年。為此,曾經參加過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二次世界大戰(zhàn)深受其害的法國老兵讓•莫內終于提出了法、德率先啟動歐洲聯盟計劃。
今天,受益的歐洲聯盟軸心國之一的德國,鐵路、高速公路可以四通八達向東北連接到俄羅斯,向西南連接到葡萄牙,向東南可以連接到土耳其;由于歐洲國家有了上述的政治覺悟的先訣條件和物質經濟條件,所以才有了大區(qū)域跨國協作的基礎。因此,歐洲聯盟率先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實現一體化也就不足為怪了。
現在,從物質經濟條件分析,亞洲國家最好的當數日本!但是,這個與亞洲大陸板塊相隔的島國,雖然是世界上第二號經濟強國,卻不能成為亞洲便捷的大陸聯合交通發(fā)揮作用。
在亞洲,雖然中國鐵路和高速公路里程數第一,但是,便捷高效的高速公路卻不能與周邊國家連接共享,盡管有一條亞歐大陸橋鐵路可以穿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斯坦等國到達歐洲或非洲,但是由于上述國家鐵路軌距大于中國,所以每次中間貨物出境到新疆阿拉山口海關都要囤積等候數日,將集裝箱貨柜一個一個重新吊裝到另一個國家的火車底盤上,才能夠繼續(xù)向西運到土庫曼或阿塞拜疆,之后,又要將集裝箱貨柜換底到軌距不一的土耳其火車上,這樣才能沿著歐亞鐵路土西新平線到達歐洲西班牙等國。這一切皆說明,政治體制不一的亞洲各國,同樣遇到了鐵路軌距不一的頭痛問題。這就是亞洲急需要聯合的動因所在。
三、亞洲能夠聯合
回顧亞洲古代歷史,中國早在漢朝時期就有張騫、班超、甘英等出使西域到阿富汗、伊朗及阿拉伯各國訪問、建立友好關系。到了盛唐時期,蔥嶺東西兩側的西域36國合并成一個中華大家庭,其中出生在吉爾吉斯的李白還成了大詩人。另外,唐朝曾就通過絲綢服裝及唐三彩陶瓷等貿易活動聯合,與亞洲各國進行頻繁的經貿往來交通活動;中國元朝忽必烈皇帝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也曾經三次西征,打通了唐代流傳下來的絲綢之路。由于元朝時期建立了統(tǒng)治中亞,西伯利亞和西亞,南亞的四個大汗國,所以早在元朝時代,亞洲就曾經以中國為中心貫通了阿塞拜疆、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及印度,印尼等國的經貿聯系;中國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建立了太平洋至印度沿岸的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到馬來西亞、斯里蘭卡、也門等國建立了古往今來牢不可破的經貿網。例如,僅印度洋沿岸國家和中東阿拉伯半島就多次接待了鄭和船隊。其中1405年至1425年間,鄭和還三次登上阿曼佐法爾,也門亞丁灣和沙特麥加。特別是印度、阿曼等國還派出16國商人和使臣共計1200人于1423年隨鄭和船隊,抵達北京建立外交關系。這一切都為亞洲經濟一體化奠定了歷史基礎。
為了亞洲能夠早日聯合起來,近年來,新加坡總理吳作棟曾經提出建設泛亞鐵路構想。今天,從新加坡到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正在大興土木努力把這個理想變成現實;在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及日本前首相竹下登的呼吁努力下,有關成立亞洲經合組織的構想,正在變成更大的包括加美墨環(huán)太平洋國家在內的亞太經合組織。為了與歐元、美元抗衡,最近日本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長行天車雄提出“亞洲統(tǒng)一貨幣”新設想。他希望憑日本現有實力,先形成與美元、歐元相抗衡的6、2、2機制,然后再根據中國,朝鮮半島等經濟強國崛起,最終合作形成亞洲統(tǒng)一貨幣。為了亞洲和平穩(wěn)定繁榮發(fā)展,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更熱心的勸說亞洲各國在相互克制沖突,相互消除信任危機的基礎上成立“亞信會議組織”。由于亞洲聯合有了古代連縱歷史和上述各國促進聯合的良好基礎,相信在現代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的新形勢下,未來的亞洲一定能夠緊密的聯合起來,并成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和平與發(fā)展的洲際力量。
四、成立亞洲統(tǒng)一組織
為了早日推動亞洲聯盟進程,前幾年中國便在海南島發(fā)起設立了“博鰲亞洲論壇”。在菲律賓老總統(tǒng)拉莫斯論壇主席和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等領導人的熱情推動下已經取得了成績,受到了亞洲各國政府的熱情關注。筆者認為:如果在“博鰲亞洲論壇”、“亞信會議”基礎上,再相應成立一個“亞洲統(tǒng)一貨幣組織”、“亞洲經濟聯合會”、“亞洲聯盟”,同時吸納各國老政治家作為名譽主席,吸納最先提出亞洲一體化的國家領導人為首任輪執(zhí)主席,吸納各國商會主席為亞經聯副主席,那么,亞洲49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就會產生聯合的平臺和共同協作的聲音。筆者以為:亞洲經濟互補性最強,例如日本、中國、韓國都已逐步形成了向外輸出經濟的新格局。其中日本早在前些年就已經向外輸出資本37000多億美元,接近于該國一年的總產值;另外,中國產品需要更多的國際消費市場,它已經飛速發(fā)展形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加工中心。而亞洲更多像老撾、緬甸、蒙古、也門、阿富汗、黎巴嫩等國,對于日本的資本和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十分喜愛。這樣便形成了一邊需求資本、物資,一邊擁有開闊市場的互補性聯合體。只要選擇香港這樣的國際平臺成立“亞洲經濟聯合會”,定能透過信息互聯網及聯誼互訪等形式,快速推進亞洲經濟一體化向前發(fā)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