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記載得更詳細(xì),他幾乎把每個他到過的國家的衣服資料都記下來了?!洞筇莆饔蛴洝酚涊d:阿耆尼國:“服飾氈褐”;屈支國:“服飾錦(似為氈之誤)褐”;跋祿迦國:“細(xì)氈細(xì)褐,鄰國所重”;素葉水城:“人衣氈褐”; 法顯和玄奘的記載完全一致。當(dāng)?shù)厝嗣竦囊路皇菤郑椘罚?,就是褐(粗麻布)?/div>
君長的衣服怎樣呢?他們穿的是綾羅錦繡和棉布。
這里說得最清楚,對比最尖銳。平民中唯一的例外就是音樂家??赡苁且驗槁殬I(yè)的關(guān)系,非穿漂亮一點不行?!短茣肪矶拧兑魳分尽酚涊d高昌樂、龜茲樂、疏靳樂、康國樂、安國樂、舞人和工人衣服上都有錦,這恐怕也只是為了君長們賞心悅目,不能以常情論了。
除了做衣料之外,綾絹和錦等絲織品還可以用作交換貨物的媒介?!洞蟠人妓氯胤◣焸鳌肪硪挥涊d,高昌王文泰贈給玄奘“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及絹五百匹,充法師往還二十年所用之資”。此外還寫給屈支等二十四周國二十四封信,“每一封書附大綾一匹為信。又以綾絹五百匹,果味兩車,獻(xiàn)葉護(hù)可汗”。葉護(hù)可汗“又施緋綾法服一襲,絹五十匹”。迦畢試王也贈給法師純錦五匹?!痘鄢逄祗脟鴤鳌芬灿涊d了:“此胡蜜王兵馬少弱,不能自護(hù),見屬大寔所管。每年輸三千匹”。絹綾和黃金、銀錢并舉,絹還可以當(dāng)作貢物來輸送,這就充分證明,在古代西域,也各在中國內(nèi)地一樣,在極長的時間內(nèi),綾和絹都是貨物交換的媒介,和金錢同時流通。
以上談到的那些綾、絹、錦等都是從中國內(nèi)地運(yùn)到西域去的。西域本地是不是也出產(chǎn)這些東西呢?中國史書上間或也有西域養(yǎng)蠶的記載?!段饔騻鳌费申葒吼B(yǎng)蠶不以為絲,唯充綿纊。
有的是養(yǎng)不能繅絲,有的有桑樹而不能養(yǎng)蠶,這些國家絕不分織出綾、絹、緞、錦的。養(yǎng)蠶而又能繅絲的恐怕只有和闐一國。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二瞿薩旦那國:昔者此國未知桑蠶,聞東國有之,命使以求。時東國君秘而不賜,嚴(yán)敕關(guān)防,無令蠶種出也。
瞿薩旦那王乃卑辭下禮,求婚東國。國君有懷遠(yuǎn)之志,遂允其請。瞿薩旦那王命使迎婦,而誡曰:爾致辭東國君女:我國素?zé)o絲綿桑蠶之種,可以持來,自為裳服。女聞其言,密求其種,以桑蠶之子置帽絮中。既至關(guān)防,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驗。遂入瞿薩旦那國,止麻射伽藍(lán)故地。方備儀禮,奉迎入宮。以桑蠶種留于此地。
更多文章: